<nav id="p9osc"><kbd id="p9osc"></kbd></nav>

    1. <progress id="p9osc"></progress><tbody id="p9osc"><pre id="p9osc"></pre></tbody>

    2. 景蕊蓮:發展生物節水農業是抵御我國糧食風險的有效途徑

      來源: | 2021-04-26 16:14:50

      景蕊蓮:發展生物節水農業是抵御我國糧食風險的有效途徑

      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景蕊蓮 人民網記者 于凱攝

      人民網北京4月25日電 (記者李源)“作為農業科研工作者,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重任在肩,必須知難而進?!苯裉焐衔?,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二級研究員景蕊蓮在由全國婦聯等7部門聯合舉辦的“科技創新巾幗行動”啟動式上作交流發言時指出,培育抗旱節水的優良品種、發展生物節水農業是抵御我國糧食風險的有效途徑。要繼續圍繞核心使命潛心研究、積極進取,為建設資源節約型國家提供科技支撐。

      小麥是我國主要糧食作物,小麥生產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糧食安全。據景蕊蓮介紹,目前我國3.5億畝小麥田中,有2/3的小麥田是旱地或者得不到充分灌溉,常年受旱面積約為1億畝,造成小麥減產50億公斤以上。干旱缺水嚴重制約著小麥生產的發展,糧食安全可持續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

      作為主要從事小麥抗旱節水生物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景蕊蓮帶著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和團隊在作物種質資源鑒定和抗旱基因資源發掘等科研領域篳路藍縷、潛心鉆研, 在探索國際前沿技術的同時,積極開展自主研發,創立了小麥抗旱節水鑒定評價技術體系,突破了制約抗旱節水小麥材料準確高效選擇的技術瓶頸。團隊創立的國家標準《小麥抗旱性鑒定評價技術規范》, 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空白,已被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和育種單位廣泛采用,加速了作物抗旱節水鑒定評價的標準化進程,大大提高了小麥抗旱種質資源的共享水平和新品種選育效率。

      “研究作物抗旱性機理,發掘利用作物的抗旱節水基因資源,這一領域曾被許多人視為畏途。但是我和我的團隊始終認為,正因為是難關,才需要人去攻克?!本叭锷徑榻B,20多年來,團隊攻克了一個個難題,承擔了10多項國家級有關作物抗旱節水的重大研究課題,先后在小麥遺傳多樣性分析、抗旱種質資源篩選、小麥產量性狀及耐逆性的遺傳基礎解析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我深知,生物節水農業任重道遠。我們將繼續圍繞核心使命潛心研究、積極進取,更好地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水資源安全,建設資源節約型國家提供科技支撐,更好地在解決種業‘卡脖子’ 問題中攻堅克難、擔當作為,在‘科技創新巾幗行動’中爭做新時代科技創新排頭兵,努力貢獻自己的巾幗力量?!本叭锷徴f。

      本文相關推薦

      讀圖

      日本高清xxxx视频_内精品自线自拍1717_精品精品国产理论在线观看_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_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